Search

整個早上就在細雪紛飛的大岩石區域度過,近午,一行人緩緩抵達海拔5300公尺的梅樂峰基地營,那裡散落著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整個早上就在細雪紛飛的大岩石區域度過,近午,一行人緩緩抵達海拔5300公尺的梅樂峰基地營,那裡散落著幾頂各國攀登隊的基地帳,我們魚貫而入一頂藍色的方形尖頂大客廳帳稍事休息與午餐。

帳內擠滿了我們隊伍的人,還有這間攀登公司的雪巴人與廚師,溫度頓時暖了起來;但因為大家身上都是雪,所以不一會就化掉,把外套和帳內到處弄的濕搭搭的,地板也非常泥濘,難以找到安坐的角落。

由於昨天最後討論後我們看大家狀況都不錯,於是改變了計劃,不睡這裡,而向海拔更高的高地營邁進,以爭取隔天登頂日的時間。

然而,吃飽了午餐一出帳篷,迎接我們的是更濃的雪霧,與十足「不明的前程」。雪巴嚮導拿走了一位身體不太舒適的隊員的背包扛在肩上,一派輕鬆的走在隊伍前方,煞是霸氣,我緊緊跟在後頭。

離開了基地營不久,我們就離開了岩石區,進入了雪坡路段。不停的濃厚雪霧與潔白的積雪組成了完美的「Whiteout」,也是我以前曾在列寧峰由C2下C1時短暫遇過的危險天候。

Whiteout,或Milky weather,是一種徹底奪去視覺感知的天氣,指的是當風雪與積雪讓地景的輪廓、地標與地平線等判位參考標的完全消失,視野中只看得見一片無法辨識的白茫茫,就像我除了雪巴嚮導的背影以外,其它什麼都看不到,連影子都很模糊(這說法也適用於沙漠)。

這是雪地健行或攀登時,最讓人頭痛的狀況之一,因為唯一能跟隨的「路標」,就只有前人留下的足跡,還有手上的GPS而已,沒了。但前人的足跡會被雪掩埋,而只靠手機的GPS又有可能因為左右十公尺的誤差而偏離正確路徑,誤入懸崖旁凸出的雪簷上和積雪一起崩落,或者進入裂隙區而掉進裂隙等。這時需要豐富的經驗與對當下山區的熟悉才能避開危險,若非在地人領路,多半不會和這種天氣硬幹在毫無方向感的死白中摸索,或在無法繼續判斷路跡與方向時就地紮營,等待天候好轉再伺機而動。

#梅樂峰的六千米旅途・遭遇Whiteout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